紧固件产品的制造流程问题
紧固件产品的制造流程问题
新闻出处:   2013-07-14 10:34:36

紧固件产品的制造流程问题(一)

摘要:紧固件制造流程关系产品制造的技术、经济水平,本文针对国内行业现状对制造流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看法,供同行参考。

前言

在国内紧固件行业,往往更关注有形的、具体的专业技术,即各环节(工序)的工艺技术,而忽视对这些技术进行综合权衡的制造流程。实际上,对于紧固件产品制造的质量、成本、效率,流程同样重要,有时甚至起关键性的作用。流程的合理与否,关系工序工艺技术在产品制造的质量、成本、效率等方面的有效发挥,本文拟对此问题展开讨论。

一. 产品制造流程的主要内容

对于任何机械产品,广义的制造流程包含自原材料的选取获得至产品到达用户手中的全部检测、加工、流转、选别、装配、包装、运输、保护、必要的修复等全部过程,可以称之为制造工程。狭义的制造流程则自原料进厂至产品出厂为止的过程,即通常所指的制造流程。本文主要讨论制造流程的有关问题。

对于紧固件企业,在生产目标(产品品种、规格、质量、预期产量等,通常称之为“生产纲领”)拟定之后,无论是新建企业或现有企业,对制造流程进行设计是其首要的工作。对新建企业,流程是选择、采购设备,确定工厂规模进行投资及工厂布置的主要依据;对已有企业,流程是选用(必要时改造或更新)设备的主要依据。

紧固件产品是受原材料影响最大的机械产品之一,而原材料的选取是对技术、经济乃至经营综合权衡的过程,是制定制造流程的第一环节。确定原材料的类型、品种、质量水准是选料环节的主要任务,它影响着整个制造流程,如采用热、温或冷成型,需否采用何种后续机械加工,热轧或冷拔料,盘料或条料,进口或国产等等。需要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按照成本、效率最优的目标加以确定。一旦确定,制造流程将受其制约。

工序技术方案的内容是依据流程(原材料类型、品种,流程的顺序和制造装备已经被确定),选择工艺方案和进行工艺、工具的设计。各工序(特别是成型与机械加工工序)采用的技术(可称之为“工艺技术”或“工序技术”)对紧固件产品制造的质量、成本、效率影响重大。自原材料进厂开始,材料的检验、选别、改制、标识,产品的粗、精成型和机械加工,产品的改性与涂覆处理,各工序中和工序间的检测、控制、选别,最终的防蚀、包装等,构成制造流程。选择各工序采用何种(包括装备)工序技术,并考虑这些工序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合理地确定工序的数量和安排各自的顺序。质量控制方式,过程控制、序后检查、选别的选择,同是制造流程的重要内容。

二. 国内紧固件企业产品制造流程的一般状况

1.主要的技术来源

(1)已被固定化的流程

大多数简单的标准通用紧固件,其制造流程已经十分成熟,且往往已被制造装备所固定,选定设备,流程也就被

确定了,这是现实的普遍的状况。最典型的例子是用于普通六角螺栓的“打、切、搓”联合成型机。当然,如果出于特别需要,也还可以选择分工序的“打”+“切”+“搓”,或者“打、切”+“搓”,但制造流程也已被装备所确定,并无实质区别,只是选用设备有所不同。需要权衡和确定的已不是流程,而只是装备对于产品的适应性。这是导致往往无需考虑流程或忽视流程问题的现实原因。不过,这只是局限于当前“打切搓”联合成型机和打、切、搓单工位成型机已经十分普及,而通过“打、切”制成六角头的螺栓已得到普遍认同的现状而言的。若扩大考虑,如设备尚未选定,或已有设备不完全合适,或者产品规格不同(如特大、特长),或者产品批量不同(如极小),或者欲直接成型六角,或者不宜采用冷成型等等,就需权衡如何选择工艺与设备,也就成为流程问题了。

(2)效仿的流程

产品比较复杂,对于经营较为粗放或实力较弱的企业,往往会采取仿效已有的或别人流程的办法。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未尝不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但一些(或较多)企业会由于惯性,长期停留于以仿效为主的状态,这对于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3)自行开发的流程

从技术、经济的角度,通过权衡利弊,开发出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较佳流程,并在实施中经常、全面地检查现用流程,适时加以改进,以使技术、经济效果进一步优化。这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要到达这一点,日常的技术积累和必要的投入是不可缺少的,比如不断地开发工序技术,以备必要时调整流程之需。

2.常见形式

(1)不成文的流程

一些企业仅有工序的技术文件,而制造流程则仅凭口传心授。对于流程业已固定的简单产品,这似乎不成问题,但势必为轻意变更流程提供了方便,从而可能导致意外问题发生。如,以“打”+“切”+“搓”简单地代替“打、切、搓”,因螺胚精度由稳定变为分散,搓丝螺纹精度稳定性将下降,同时还出现需变更材料尺寸等多种变数。如,以“盐浴炉”代替“连续炉”,会导致螺纹件精度稳定性变化,而增加废次品率等。现在,工艺文件必须遵守这一准则是得到公认的,而不成文的流程则不然。因此,使流程成文是使之不可随意变更的一种有形保证,不成文流程是不可取的。

(2)记录性流程

一些企业虽有成文流程,但只是对现存流程作纸面记录。其作用往往仅供生产流转参考,往往不被视同于工序工艺文件一样被严格遵守。这种形式流程,变更的可能性自然很大,工艺流程的应有的功能和权威性实际上大为减弱,因此也是不可取的。

(3)严格执行的流程

视流程与工序技术文件是产品工艺文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生产、技术管理必须遵守的规程,因而需要重视工艺流程的制定、变更和执行。无论是效仿别人或自行开发的,都同样要以是否有利于产品制造的技术、经济为准则严肃对待。即使仿效,也是经过消化以后的仿效。如果变动,必须有技术、经济效果的比较、权衡为依据,并且在对现有流程严格执行的同时,不断改进、创新工序技术和装备,并由此改进、调整流程,从而使产品制造过程的技术、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一种持续上升的良性循环。这是值得推崇的方式。国内很多企业已经这样做,使企业有更大的、持续的发展。 

Copyright © 2013 宜兴市上标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网页关键词:冷镦机,切边机,搓丝机,多工位螺母冷镦机,多工位冷镦成型机 ,全自动冷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