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件产品的制造流程问题(二)
紧固件产品的制造流程问题(二)
新闻出处:   2013-07-14 10:28:32

二. 国内紧固件企业产品制造流程的一般状况

1.主要的技术来源

(1)已被固定化的流程

大多数简单的标准通用紧固件,其制造流程已经十分成熟,且往往已被制造装备所固定,选定设备,流程也就被确定了,这是现实的普遍的状况。最典型的例子是用于普通六角螺栓的“打、切、搓”联合成型机。当然,如果出于特别需要,也还可以选择分工序的“打”+“切”+“搓”,或者“打、切”+“搓”,但制造流程也已被装备所确定,并无实质区别,只是选用设备有所不同。需要权衡和确定的已不是流程,而只是装备对于产品的适应性。这是导致往往无需考虑流程或忽视流程问题的现实原因。不过,这只是局限于当前“打切搓”联合成型机和打、切、搓单工位成型机已经十分普及,而通过“打、切”制成六角头的螺栓已得到普遍认同的现状而言的。若扩大考虑,如设备尚未选定,或已有设备不完全合适,或者产品规格不同(如特大、特长),或者产品批量不同(如极小),或者欲直接成型六角,或者不宜采用冷成型等等,就需权衡如何选择工艺与设备,也就成为流程问题了。

(2)效仿的流程

产品比较复杂,对于经营较为粗放或实力较弱的企业,往往会采取仿效已有的或别人流程的办法。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未尝不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但一些(或较多)企业会由于惯性,长期停留于以仿效为主的状态,这对于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3)自行开发的流程

从技术、经济的角度,通过权衡利弊,开发出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较佳流程,并在实施中经常、全面地检查现用流程,适时加以改进,以使技术、经济效果进一步优化。这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要到达这一点,日常的技术积累和必要的投入是不可缺少的,比如不断地开发工序技术,以备必要时调整流程之需。

2.常见形式

(1)不成文的流程

一些企业仅有工序的技术文件,而制造流程则仅凭口传心授。对于流程业已固定的简单产品,这似乎不成问题,但势必为轻意变更流程提供了方便,从而可能导致意外问题发生。如,以“打”+“切”+“搓”简单地代替“打、切、搓”,因螺胚精度由稳定变为分散,搓丝螺纹精度稳定性将下降,同时还出现需变更材料尺寸等多种变数。如,以“盐浴炉”代替“连续炉”,会导致螺纹件精度稳定性变化,而增加废次品率等。现在,工艺文件必须遵守这一准则是得到公认的,而不成文的流程则不然。因此,使流程成文是使之不可随意变更的一种有形保证,不成文流程是不可取的。

(2)记录性流程

一些企业虽有成文流程,但只是对现存流程作纸面记录。其作用往往仅供生产流转参考,往往不被视同于工序工艺文件一样被严格遵守。这种形式流程,变更的可能性自然很大,工艺流程的应有的功能和权威性实际上大为减弱,因此也是不可取的。

(3)严格执行的流程

视流程与工序技术文件是产品工艺文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生产、技术管理必须遵守的规程,因而需要重视工艺流程的制定、变更和执行。无论是效仿别人或自行开发的,都同样要以是否有利于产品制造的技术、经济为准则严肃对待。即使仿效,也是经过消化以后的仿效。如果变动,必须有技术、经济效果的比较、权衡为依据,并且在对现有流程严格执行的同时,不断改进、创新工序技术和装备,并由此改进、调整流程,从而使产品制造过程的技术、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一种持续上升的良性循环。这是值得推崇的方式。国内很多企业已经这样做,使企业有更大的、持续的发展。 

Copyright © 2013 宜兴市上标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网页关键词:冷镦机,切边机,搓丝机,多工位螺母冷镦机,多工位冷镦成型机 ,全自动冷镦机